首页 > 悬疑推理 > 至暗黑夜

第3章:七班教室的秘密

至暗黑夜 紫檀 2025-04-02 15:17
陈子姗的视线越过她的肩膀,落在远处教学楼的某扇窗户上。高三(1)班教室的窗帘被风吹起,像一面飘摇的旗帜。那里正对着命案发生的(7)班教室,直线距离不超过五十米。
“能看看你的笔记本吗?”
陈子姗问道,同时从证物袋里取出那支断铅的2B铅笔——死者林小雯手中发现的同款。
李雨桐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直了。她慢慢翻开笔记本,密密麻麻的化学方程式间夹杂着些涂鸦。陈子姗敏锐地注意到一页角落画着个小王冠,旁边写着“L&W”——与林志远手帕上的刺绣如出一辙。
“这是什么?”
江鹤的指尖点在涂鸦上。
“无聊随手画的。”
李雨桐合上笔记本的速度比正常快0.5秒,陈子姗的法医计时本能精准捕捉到这个异常。
操场另一头传来喧哗声。郑阳穿着篮球服从行政楼走出来,昂贵的限量版球鞋在跑道上扬起细小的灰尘。他远远看到警察,立即转身拐进器材室方向。
“失陪。”
江鹤大步追去,警用皮鞋碾过几片槐树落叶,发出脆响。
陈子姗留在原地,从口袋里掏出个透明证物袋:
“认识这个吗?”
袋子里装着从死者衣领提取的彩虹色乙醚残留。
李雨桐的瞳孔骤然收缩。这个反应太过明显,以至于陈子姗立即在笔记本上写下“识别反应阳性”几个字。
“甲基叔丁基醚改性产物。”
李雨桐的声音突然变得专业而冷静,
“普通乙醚加入二甲基亚砜稳定剂后会出现这种虹彩现象。”
她停顿了一下,
“这种配方…我们实验室做不出来。”
陈子姗的钢笔尖在纸上顿住。这个回答太过精确,精确得像是事先准备好的台词。她正要追问,远处突然传来玻璃破碎的声响。
器材室里,江鹤正把郑阳按在跳马箱上。碎玻璃来自被撞倒的试剂柜,几瓶未开封的过氧化氢滚落在地。郑阳的限量版球鞋底朝上,花纹与现场那半枚血脚印有八成相似。
“放开我!”
郑阳挣扎时露出腰间一块淤青,形状像半个鞋印,
“我爸认识你们局长!”
江鹤冷笑一声,掏出手机拍下球鞋特写:
“认识天王老子也得配合调查。”
他瞥见淤青,
“谁踢的?”
郑阳突然安静下来,眼神飘向窗外。陈子姗顺着他的视线看去,李雨桐正站在操场边缘,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一道裂痕横贯整个跑道。
“自己摔的。”
郑阳嘟囔着,昂贵的球鞋无意识地蹭着地面,这个动作让鞋底纹路沾上了试剂柜旁的铝粉。
陈子姗蹲下身,用棉签采集鞋底物质时,注意到器材室角落的垃圾桶里有团揉皱的纸。展开后是张撕碎的化学试卷,37分的成绩单上被人用红笔涂满“LOSER”——与死者手腕上的刻痕笔迹相同。
“谁的试卷?”
她举起碎片。
郑阳的脸色变得煞白。这时李雨桐突然出现在门口,阳光从她背后照进来,将她的影子投在郑阳脸上。
“我的。”
她平静地说,
“上次月考没考好。”
但陈子姗已经看到试卷角落的学号——高三(7)班林小雯的编号。这个细节像一束激光,突然照亮了记忆中的某个死角。她快步走出器材室,掏出手机拨通技术科:
“老张,重新检查死者课桌,特别是…”
她的话被一阵刺耳的铃声打断。上课铃响彻校园,惊起一群鸽子。李雨桐站在光影交界处,眼镜反射着白茫茫的光,让人看不清她的眼神。
江鹤走过来时,陈子姗正盯着器材室的登记表。最近一次使用记录是昨晚十点半,登记人是林志远,使用事由写着“实验器材整理”。
“郑阳的鞋印只有部分吻合。”
江鹤压低声音,
“但他在撒谎,昨晚根本不在宿舍。”
陈子姗点点头,目光落在登记表上一处涂改痕迹上。被修正液覆盖的地方隐约能看到“李”字的轮廓。她突然想起什么,快步走向教学楼。
高三(7)班教室依然拉着警戒线。技术科的老张正在讲台前摆弄多波段光源,蓝光下那些喷溅状血迹像一片诡异的星空。
“有发现?”
陈子姗套上新的橡胶手套。
老张举起个透明袋:
“课桌夹层里的。”
袋中是个带锁的日记本,锁已被暴力破坏,内页有大量撕毁痕迹。残留的几页上写满了化学方程式,每个方程式后面都画着小小的王冠。
“死者写的?”
“笔迹鉴定说是。”
老张调整光源,
“但奇怪的是…”
陈子姗已经看到问题所在。那些方程式全是错的,错误方式与李雨桐笔记本上的正确答案形成镜像对称。就像…有人故意把正确答案反过来写。
教室后门突然被推开。周敏站在门口,学生会胸牌不知何时已经别正了,但右手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些许红色物质。她的视线落在日记本上,嘴唇颤抖着吐出几个字:
“那是…雨桐姐的笔记本。”
阳光突然被云层遮住,教室陷入短暂的昏暗。陈子姗感到后颈的汗毛竖了起来,像每次尸检发现关键证据时的生理反应。她轻轻翻开日记本最后一页——那里用铅笔淡淡描着个分子结构图,旁边标注着“L&W项目”。
“甲基叔丁基醚的分子式。”
她轻声说,
“但多了个本不该存在的苯环。”
江鹤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。接完电话,他的表情变得凝重:
“林志远请假回家了,说是旧疾复发。”
他顿了顿,
“但小区监控显示,他出门时拎着个银色金属箱。”
陈子姗的钢笔在记事本上画出一条锋利的直线,连接起所有线索:特殊乙醚、化学老师、被调包的笔记本、王冠标记、“L&W”…以及那个至今未解释的,为什么李雨桐会拥有林小雯的试卷。
“江队,”
她合上笔记本,
“我们需要搜查林志远的家。”
走廊上传来脚步声。李雨桐不知何时跟了过来,此刻正站在窗边,阳光透过她的白大褂,勾勒出消瘦的轮廓。她手里拿着本《高等有机化学》,书页间露出半截金属尺——边缘呈锯齿状。
“要下暴雨了。”
她望着天空说,声音轻得像离心机运转时的嗡鸣。
远处传来闷雷声。陈子姗突然想起死者耳后的伤口,那个独特的锯齿状创伤。她看向窗外,第一滴雨已经落在窗台上,将那道可疑的红色擦痕晕染成淡淡的粉色。
法医陈子姗推开沾着晨露的警戒线时,解剖刀在证物袋里反射出冷光。九月的晨雾像一层纱幔笼罩着教学楼,将四楼那间高三(7)班的教室包裹成朦胧的茧。她抬手看了眼腕表——6点15分,距离早读课还有一个半小时。
“陈法医,这边。”
痕检科的小张站在教室门口招手,橡胶鞋套在地砖上蹭出沙沙声。陈子姗弯腰套上鞋套的瞬间,闻到一股混合着血腥味的奇怪甜香,像是某种化学试剂与铁锈味的诡异结合。
教室里的日光灯全亮着,十六具课桌椅整齐排列,唯独第三排靠窗位置歪斜着。死者林小雯穿着蓝白校服端坐在座位上,双手交叠放在桌面,头颅却以不自然的角度垂向右侧。陈子姗注意到她耳后有干涸的血迹顺着脖颈流入衣领,在蓝白相间的校服上洇出深褐色痕迹。
“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昨晚九点到十一点间。”
陈子姗戴上乳胶手套,指尖轻轻托起死者的下巴。脖颈处呈现明显的淤青,舌骨断裂。
“机械性窒息,凶器可能是…”
她的目光扫过桌面,突然顿住——那支插在笔筒里的金属尺边缘沾着暗红色碎屑。
痕检员小王突然倒吸冷气:
“陈法医,您看这个。”
他指着死者被翻开的左手腕内侧,五个歪歪扭扭的英文字母“LOSER”刻在苍白的皮肤上,伤口边缘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。
教室后门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刑侦队长江鹤大步走进来,黑色夹克上还沾着夜露。这位三十出头的专案组长有着特种兵退役特有的精悍体格,此刻眉头拧成死结:
“校方说昨晚保安十点巡查时教室还空着。”
“凶手在保安巡查后把人搬进来的。”
陈子姗指向地面几处模糊的拖拽痕迹,
“死者是在别处被杀,死后被摆成听课姿势。”
她突然蹲下身,指着死者球鞋底一块红色污渍,
“这不是血,像是…颜料?”
江鹤蹲下来时带起一阵风,陈子姗闻到他身上残留的咖啡苦香混着薄荷烟味。他掏出证物袋装起死者课桌里的一本笔记,扉页赫然写着“李雨桐”三个字。
“有意思,死者课桌里放着别人的笔记本。”
走廊突然传来争吵声。一个扎马尾的女生正被民警拦在警戒线外,怀里紧紧抱着几本书。江鹤大步走过去时,陈子姗注意到那女生校牌上写着“周敏高三(7)班学生会副主席”。
“我、我只是来拿复习资料…”
周敏的声音在发抖,目光却不断往教室里瞟。陈子姗敏锐地发现她学生会胸牌背面沾着红色颜料,与死者鞋底的如出一辙。
江鹤示意民警放人进来:
“周同学认识李雨桐吗?”
“当、当然,她是我们班…”
周敏突然瞪大眼睛看向教室,手里的书哗啦掉在地上。陈子姗顺着她视线看去——死者座位旁窗户的磨砂玻璃上,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用雾气画的笑脸,正对着周敏的方向。
“那扇窗昨晚关着吗?”
江鹤突然问。校保卫科长擦着汗点头:
“绝对关着的,每层楼我们都会检查窗户锁。”
陈子姗走到窗前,发现窗框缝隙有新鲜磨损痕迹。她推开窗户,秋风卷着几片银杏叶扑进来,楼下篮球场边缘的监控摄像头正对着这个方向。
“江队!”
技术科的小刘举着平板冲进来,
“监控拍到昨晚十一点零三分,有个穿校服的人影从这扇窗户爬出去!”
画面里模糊的身影在窗台停顿了几秒,月光照亮他脚上限量版AJ球鞋的反光鞋带扣。陈子姗和江鹤同时转头看向教室后排——体育委员郑阳的座位下方,一双同款球鞋正随意地歪在课桌边。
“先把周敏和郑阳分开问话。”
江鹤压低声音,目光扫过死者手腕的刻字,
“重点问他们和李雨桐的关系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