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悬疑推理 > 盗墓天下之青乌序

第31章:镇龙影惊

盗墓天下之青乌序 老朝奉 2025-04-20 17:40
这是…阎九溟的瞳孔微缩,“唐代的镇狱将军像。传说这种神像必须用战场上下来的百战甲胄熔铸,专门镇压恶鬼。”
白知秋绕着神像走了一圈,突然指向基座:“你看这里。”
阎九溟俯身查看,发现基座侧面刻着一幅精细的壁画:一条黑龙被九根铜钉钉在山壁上,龙眼处镶嵌着两面镜子。壁画下方还有一行小字:“以镜照影,以影锁魂”。
镇魂镜应该就在这庙里。白知秋说着,突然脸色一变,“小心!”
神像后方猛地窜出一道黑影,速度快得看不清形状。阎九溟只觉后背一凉,贴在那里的紫符瞬间化为灰烬。与此同时,他的影子突然暴涨,像活物般扭动着脱离地面,在半空中形成一条模糊的龙形!
它要完全占据你的身体!白知秋迅速抛出七枚铜钱,在空中布成北斗阵型。铜钱发出金光,暂时困住了那道龙影。
阎九溟跪倒在地,感到一阵天旋地转。恍惚间,他看见自己前世的记忆碎片:黑暗的墓室、飞射的箭矢、还有站在高处冷笑的人影…
坚持住!白知秋咬破手指,在阎九溟额头画下一道血符,“我找到镇魂镜了,就在神像后面!”
阎九溟强忍剧痛抬头,看到神像背后的墙壁上确实嵌着一面铜镜。镜子边缘缠绕着锈迹斑斑的铁链,镜面却光洁如新,映照出的不是庙内景象,而是一片翻滚的黑雾。
白知秋正要上前取镜,地面突然剧烈震动。无头神像“咔嚓”一声裂开,从裂缝中渗出暗红色的液体,散发出浓重的血腥味。
是血祭封印!阎九溟挣扎着站起来,“取镜前必须先完成仪式!”
他的解密系统适时弹出提示:“镇魂镜取用之法:以血画符,以符引路,三拜九叩,镜现真形”。
白知秋会意,立即用血在镜前地面上画出一个复杂的符阵。阎九溟则忍着影子被撕裂般的痛苦,对着铜镜行三拜九叩之礼。
当最后一个头磕下时,铜镜突然发出“嗡”的共鸣声。镜中的黑雾散去,映照出阎九溟的身影——镜中的他背后赫然盘踞着一条双目赤红的黑龙!
现在!白知秋大喊一声,将最后一张紫符拍向镜面。
阎九溟同时咬破舌尖,一口血雾喷在镜子上。镜中的黑龙发出无声的嘶吼,开始剧烈挣扎。现实中的龙影也被无形之力拉扯着,一点点从阎九溟身上剥离。
就在龙影即将完全被吸入镜中的刹那,庙外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响。龙影仿佛受到召唤,挣扎力度骤然加大。阎九溟感到脚踝处的青黑色印记火烧般疼痛,一股陌生的记忆强行涌入脑海:
一座建在龙脉逆鳞处的青铜宫殿…九根盘龙柱环绕的祭坛…还有祭坛中央那口刻满符文的石棺…
有人在操控它!阎九溟怒吼一声,猛地将掌心按在镜面上。龙血砂的纹路亮起刺目的红光,与铜镜产生共鸣。镜面如水面般泛起涟漪,将挣扎的龙影彻底吸入。
庙内瞬间恢复寂静,只有铜镜表面偶尔闪过一道黑芒。阎九溟的影子终于恢复正常,但脚踝处的青黑色印记只是变淡了些,并未完全消失。
白知秋扶起虚脱的阎九溟:“只成功了一半,有人在外面干扰仪式。”
阎九溟看向铜镜,发现镜面右下角多了一个小小的缺口:“镜魂不全,这是仿制品。”
但至少暂时压制住了龙影。白知秋小心地将铜镜从墙上取下,“真正的镇魂镜可能在周穆王陵里。刚才你看到的记忆…”
是陵寝的位置。阎九溟深吸一口气,“龙脉逆鳞处,九柱锁龙局。我知道下一个目的地了。”
两人收拾好铜镜准备离开时,阎九溟突然注意到神像基座背面刻着一行之前没发现的字:“镜分阴阳,魂有真假,欲见真龙,先见己心”。
什么意思?白知秋疑惑道。
阎九溟凝视着铜镜中自己苍白的脸:“也许…我们一直追查的龙影,并不完全是外来的邪物。”
庙外,晨雾已经完全散去。远处的山峦间,隐约可见九座山峰排列成奇特的阵型,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。而在最高的那座山峰顶端,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光泽…
山风掠过悬崖,吹散了古庙周围的雾气。阎九溟站在庙外,抬头望向远处九座山峰排列而成的奇特阵势,最高的那座山峰顶端隐约泛着金属光泽,像是某种古老的建筑。
那就是龙脉逆鳞处?白知秋顺着他的目光望去,指尖轻轻摩挲着刚从古庙中取出的铜镜。镜面虽已黯淡,但偶尔仍会闪过一道黑芒,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困在里面,随时可能挣脱。
阎九溟收回视线,低头看了眼脚踝处的青黑色印记,印记比之前淡了些,但仍像一条细蛇般缠绕在皮肤上,隐隐作痛。他沉声道:“刚才在镜子里看到的记忆,应该就是周穆王陵的位置。九峰锁龙,逆鳞藏棺,这种风水格局,只有帝王陵才会用。”
白知秋微微蹙眉:“可周穆王陵在史书上记载极少,甚至有人怀疑它根本不存在。”
正因如此,才更可能是真的。阎九溟冷笑一声,“越是隐秘的陵墓,越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东西。”
两人沿着山路向下走,山势渐缓,周围的植被也从阴森的灌木变成了茂密的松林。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洒落,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阎九溟的影子已经恢复正常,但他仍能感觉到一丝异样——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暗处窥视着他。
你的影子……白知秋忽然停下脚步,目光落在他的脚下。
阎九溟低头一看,瞳孔骤然收缩——他的影子边缘竟泛着一丝极淡的青色,若不仔细看,几乎察觉不到。
龙影还没完全消失。白知秋语气凝重,“这面铜镜只是仿品,真正的镇魂镜恐怕还在周穆王陵里。”
阎九溟握紧拳头,掌心的龙血砂纹路微微发热:“那就必须尽快找到它。”
两人继续前行,穿过松林后,前方出现了一条干涸的河道,河床上散落着许多碎裂的石块,石块上刻着模糊的符文,像是某种古老的祭祀痕迹。
这里曾经是条活水。白知秋蹲下身,指尖轻触一块刻着鱼纹的石板,“古人认为水能通阴阳,这条河可能是祭祀用的’引魂道’。”
阎九溟环顾四周,忽然注意到河道尽头处立着一块半埋入土的青石碑,碑面已经风化严重,但仍能辨认出几个残缺的文字——“穆王……归墟……”。
归墟?他眉头一皱,“传说中东海之下的无底之渊?”
白知秋站起身,眼中闪过一丝讶异:“周穆王陵难道和归墟有关?”
阎九溟没有回答,而是走到石碑前,伸手拂去上面的尘土。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碑面的瞬间,解密系统突然弹出提示:“归墟引路碑,周穆王陵入口标记,需以龙血激活”。
龙血?他低声念出这两个字,随即看向自己的掌心。龙血砂的纹路微微发亮,似乎在回应他的想法。
白知秋察觉到他的异样:“怎么了?”
这块碑是入口的标记。阎九溟沉声道,“但需要龙血激活。”
白知秋眸光一凝:“你的血……”
阎九溟没有犹豫,直接用匕首在掌心划开一道口子,鲜血滴落在石碑上。血珠刚一接触碑面,便像被吸收一般迅速渗入,紧接着,整块石碑竟缓缓亮起一层幽蓝色的微光。
河道深处,忽然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声,像是某种机关被触发了。干涸的河床中央,一块巨大的石板缓缓下沉,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,洞口边缘刻满了龙纹,仿佛一张巨口,正等待着吞噬闯入者。
找到了。阎九溟盯着洞口,眼中闪过一丝冷意。
白知秋却微微皱眉:“太顺利了。”
阎九溟侧目看她:“你觉得有问题?”
周穆王陵若真如传说中那般神秘,入口不该这么容易找到。白知秋低声道,“除非……是有人故意引我们来。”
阎九溟沉默片刻,忽然冷笑:“那就看看,到底是谁在等我们。”
两人对视一眼,随即迈步走向洞口。就在他们即将踏入的瞬间,远处的山林间,忽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响——和之前在古庙外听到的一模一样。
阎九溟猛地回头,却只看到树影摇曳,不见人影。
跟紧我。白知秋指尖夹着一张紫符,率先踏入洞口。
阎九溟紧随其后,身影很快被黑暗吞噬。
幽暗的甬道内,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腐朽的气息。阎九溟举着火折子,昏黄的光线在青砖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。他的脚步很轻,却每一步都踏在精心计算的位置上——这是前世用生命换来的经验。
九溟,你看这个。白知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她纤细的手指指向墙壁上一处几乎不可见的凹痕。紫檀木簪在她发间微微晃动,在火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
阎九溟凑近观察,解密系统立即在脑海中浮现提示:“子午连环扣,需以辰时方位破解”。他嘴角微扬:“有意思,周穆王时期的机关术竟然融合了殷商时期的祭祀阵法。”
白知秋从袖中取出一枚古旧的罗盘,青铜指针在剧烈颤动后指向东南。“龙气紊乱,这里恐怕不止我们两个活物。”
话音刚落,甬道深处传来“咔嗒”一声轻响。阎九溟迅速将白知秋护在身后,火折子的光线突然变得忽明忽暗。墙壁上的影子开始扭曲变形,竟渐渐凝聚成一条张牙舞爪的龙形。
影龙守阵!白知秋迅速结印,紫符在指尖燃起幽蓝火焰。“这是用活人魂魄炼制的守墓术,触碰者会被吞噬神识。”
阎九溟眯起眼睛,掌心的龙血砂纹路突然发烫。他想起前世在另一个墓室中见过的类似记载:“需要以龙气破之。”说着,他咬破指尖,将血滴在墙壁的凹痕处。
血液渗入砖石的瞬间,整条甬道突然震动起来。那些扭曲的影子发出无声的嘶吼,最终化作黑烟消散。前方的石门缓缓开启,露出一个八角形的墓室。
墓室中央是一口青铜鼎,鼎身上盘绕着九条形态各异的龙纹。鼎内盛满清水,水面平静如镜,却映不出任何倒影。
归墟镜。白知秋的声音带着几分敬畏,“传说中能照见阴阳两界的宝物。”
阎九溟绕着青铜鼎缓步观察,发现鼎足上刻着细密的铭文。解密系统快速解析:“龙脉归墟,九鼎镇国。周穆王以身为祭,永镇东海之渊”。
原来如此。阎九溟恍然大悟,“周穆王陵根本不是葬在地下的,而是——”
建在归墟之上。白知秋接话道,她指向鼎内水面,“你看。”
水面突然泛起涟漪,渐渐显现出一座悬浮在虚空中的宫殿影像。宫殿四周环绕着九根盘龙柱,每根柱子上都锁着一条青铜锁链,延伸向无尽的黑暗深处。
阎九溟感到一阵眩晕,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召唤他。掌心的龙血砂纹路已经变成了赤红色,隐隐与鼎内的景象产生共鸣。
小心!白知秋突然拽住他的手臂。只见鼎内的清水开始沸腾,一个模糊的人影正从水中缓缓升起。那人影穿着古老的王袍,头戴冕旒,却看不清面容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